時間消融     如果不重新再走一遍,我就說不清那條路了。時間消融,我們走在路上的情境,只留下了一部分。時間消融,當我經過那塊石頭時,它不再笑臉相迎。時間消融,那棵和我們說過話的樹,開始沉默。時間消融,那些小草也都無精打采的。時間消融,我們最喜歡的那片野草地,被人開墾出來,種上了莊稼。時間消融,那條光滑曲折的小路邊,修了一條大路,大路把小路中最美麗的部分完全覆蓋住了。時間消融,那個月光下的沙灘被水淹沒,成了一片海。時間消融,我已記不清你的容顏。時間消融所有美好的東西。   2012年2月7日       冰凍一般在晚上進行     打開窗戶,風中有一股陰冷的味道。我感到了某種恐慌。恐慌是一種心理作用。恐慌讓血液流通加快,恐慌通過血液傳遍整個身體。恐慌成了機體的動力,把身體里貯存的能量釋放出來。恐慌時,運動,轉化和釋放都發生在內部。釋放的是熱,釋放的熱也是陰冷的。肉體的熱和心理的冷,讓我成為一個奇特的有機體。我看外面,外面也是一個奇特的世界。燈光,燈是熱的,但燈光也是冷的。樓房和馬路,不是白天的樣子,也不是心里想的樣子。想象的東西和看到的東西,總會有一些的區別。燈光下有黑暗,燈光下的黑暗,是一個黑洞。黑洞吸引你的思想。如果長時間凝視那個黑洞,你會湮沒進去,暫時沒有逃逸的可能。這是一個意識的黑洞,沒有形狀,沒有大小,也沒有邊界。它是由你的心理組成,它是由你心理中的陰影組成。它應該非常冷,冷到可以感受,可以認知。風中那股陰冷的味道,是否就是黑洞里逃逸出來的物質。黑夜越來越黑,房間越來越冷。我得關上窗戶。生活告訴我,冰凍一般在晚上進行。   2012年2月10日       塵封的瓦罐     秋日陽光燦爛,照著陽臺外面的葡萄。葡萄已經熟了,在陽光下晶瑩透明。熟透了的葡萄,散發出一股香氣。香氣召來人們的目光,引誘人們的口水。樓上的大嫂每次經過時,都要對著葡萄贊賞一番。熟透了的葡萄還引來一群小孩,每天放學后,他們都會來這里。一般情況下,他們先是遠遠的看著,如果發現陽臺上沒人,就會站在葡萄樹下,對樹上的葡萄指手畫腳。他們在設計一個可行的方案,目的是吃到這些葡萄。這些讓他們流著口水的葡萄,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傷害了他們的感情。我當然得及時出現,讓他們的方案流產。我得摘掉這些葡萄,摘掉這些誘人的東西。但是,采摘葡萄存在危險。誘人的東西都有危險。越是誘人,危險系數越大。   蜜蜂不請自來,它們不怕危險。蜜蜂本身就是比較危險的動物。在我的印象里,蜜蜂只采花蜜。葡萄不是花,只是和花一樣散發出了香氣。難道這些蜜蜂,把葡萄當作了花朵。它們在葡萄葉和果實之間穿梭。它們在陽臺上,展開翅膀,嗡嗡直叫,就像是一群直升飛機,整天在我的頭腦里盤旋。它們更像一群老婦人,沒完沒了地拉著家常。它們說些什么,我聽不懂,但我能看到。看到也是一種煩惱。它們啄破葡萄的表皮,吸食里面的汁液。它們不會把一棵葡萄里面的汁液全部吸完。它們會不斷地選擇。它們選擇更圓更大的葡萄。它們是一群暴徒,把陽臺上的葡萄一個個啄破,然后又棄之不顧。破了的葡萄,暴露在陽光下,暴露在風雨中。破了的葡萄,散發出更多的香氣,香氣引來更多的暴徒。更多的蜜蜂,更大的蜜蜂,更大的,這顯然已經不是平常意義上的蜜蜂,這是一些我叫不上名字的蜜蜂。更有甚者,我看到有幾只小鳥,也加入了暴徒的行列。   陽臺上的葡萄,作用是遮擋夏日陽光的,現在卻變成了一種果實的誘惑。這葡萄的誘惑讓人心慌,讓某些動物瘋狂。不論是和還是其它動物,瘋狂都是一種危險的狀態,會產生一些要命的瘋子。一個陰雨天氣里,我小心翼翼地趕走那些蜜蜂,用剪刀把葡萄采摘下來。對我而言,葡萄也是一種誘惑。葡萄的酸、甜、綿長的香氣,葡萄入口后,那種清澈透骨的感覺,也會讓我發瘋。葡萄摘下來,我就吃它。只要有空,我就吃它。葡萄太多,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把它吃完。我不想讓葡萄腐爛,也不想把葡萄送人。   我找來一個瓦罐,這瓦罐藏在角落里,不知道什么時候就藏在那里。它不是新的,但也不是一個老古董。它一直躲在家里的某個角落,等待我來尋找它。瓦罐上有許多灰塵,我用清水把它沖洗干凈。那些仍然完好的葡萄也洗的干干凈凈。葡萄裝在瓦罐里。加糖。用木棍擠壓瓦罐里的葡萄。把葡萄擠破,讓里面的果肉和汁液都流出來。我突然覺得,和那些蜜蜂相比,我和蜜蜂沒有本質上的區別。我和蜜蜂對葡萄的反應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是,我的行為更加規范,更加有條理,對利益的追求更加徹底。為了利益的最大化,我用一只碗和膠帶把瓦罐密封起來,放在家里最陰暗的角落里。   這是去年秋天的事了。多半年來,那只瓦罐一直呆在屋里最陰暗的角落。它是一件塵封的往事,已經被我忘記。不是春天來了,不是今天無事,站在陽臺上看新發的葡萄芽,想起去年秋天的葡萄,那瓦罐還會一直呆在那個陰暗的角落里。   我得打開它,看看里面有什么變化。   膠帶已經裂開,完全失去了密封作用。撕開殘留的膠帶,取掉碗,聞到了一股酒香,只是氣味沒有預想的那么濃烈。原來滿滿的一罐子葡萄,只剩下半罐子葡萄殘渣。那些飽滿的果肉和香甜的汁液沒有了。它們不在瓦罐里,不在這個陰暗的角落里,不在這個房間里。它們去了那里。那些誘人的,仍然縈繞在頭腦中的瘋狂的葡萄去了那里。那種讓人口水直流,讓蜜蜂和小鳥癡迷的魅力到那里去了。葡萄沒有腿,卻長著翅膀。葡萄也需要自由,需要廣闊的空間,用膠帶密封在瓦罐里也不行。   我有些失望,清理掉瓦罐里的殘渣。那個瓦罐,不能存儲我需要的東西,也就沒有了多大的用處。我把它放在更隱秘的角落里,它將和家里的某些家具一樣,終將被遺忘。我來到陽臺上,看正在發芽的葡萄,想著這春天。春天真的來了。 +10我喜歡

這幾天,在省城參加鄉村振興文化站長培訓班的趙小妹,樂得心里像開了花。   一是聆聽了中央黨校教授的授課,讓她大開眼界。給振興鄉村文化指明了路子,照得心里亮堂堂的。二是王莊村主任王不好來電,告知她民俗文化館的事村民代表會議通過了。三是昨晚老公和她膩歪電話粥時,說給她準備了神秘的生日禮物。   趙小妹著實心花怒放了一陣子。   培訓班上,趙小妹學的如饑似渴,猶如久旱遇甘霖。而有的男學員,課沒講完就沒了影,很晚才帶著酒氣回來,弄得學員公寓的亂哄哄的,還砰砰砰敲門騷擾女學員,因此惹惱了班主任。第二天,上課前就點了那幾個人的名字,還說要發通報到當地黨委哩。趙小妹既替他們感到惋惜,也覺得解恨。   和趙小妹住一屋的學員,是來自省內沿海地區的一個全國百強縣。雖然住一屋,兩天了也沒有說上了一幾句話。平常見不到她的影,即便回到宿舍也是電話不斷,跑到衛生間接聽,有時長達半個多小時。趙小妹猜得到,她電話那頭人的關系。因為從衛生間不時飄出一陣浪笑聲和呢喃曖昧含混不清的話。   從穿著打扮到手包手機手表,趙小妹就深深感到差距之大。金燦燦的表鏈,打著LV字母的包包,蘋果被咬了一口標志的手機,身上穿的腳上蹬的就更認不出名字了,光看那料子就知道價格不菲。還有包包里的各類油油,香味直嗆鼻子。   這天上午是省文化館的副館長授課。專門就農村文化館建設,民俗文化的挖掘搶救,結合一些典型的例子,深入淺出的進行了講解。一幀幀PPT照片,如臨其境,立體生動。趙小妹不時地用手機拍下屏幕上的圖片,將館長指導要求仔細認真的記在本子上。坐在趙小妹前排的那位室友則無精打采,一會兒埋頭打盹,一會兒掏出手機把弄,絲毫沒有把精力放在聽課上。   課間休息,學員們都蜂蛹而出,去打電話抽煙添水聊天,趙小妹則趁機跑到主席臺前,去向講課的老師請教問題,下載課件。她像一塊海綿般,孜孜不倦的詢東問西,有學不完的知識。把自己鄉鎮的情況和打算深入地和老師溝通交流,征求意見建議,最后還要了老師的聯系電話號碼。   下午的課是魯南大學文化學院的劉正明講授。剛拿到課程表時,趙小妹就對這個老師的名字感到好熟悉,與自己讀大專時的同學名字一個樣,自己又想,重名重姓的多的是,哪有那么多巧合。再說當時的專科生也不會當教授的。   上課鈴聲響起,班主任和授課老師走上講臺。首先由班主任對授課老師作了熱情洋溢的介紹。當說到他由一個專科畢業生,經過努力成為民俗文化研究領域的領軍人物,文化博士,博士生導師。趙小妹隨著班主任的介紹,她的大腦立刻沸騰起來,兩只眼睛直直盯著講臺,目光聚焦在被介紹對象身上。“不錯,是他!”趙小妹心里撲騰撲騰直跳,臉上也接著火辣辣起來。   雖然大學三年時間不長,但那時正值青春飛揚,意氣風發,芳華四射的年齡。大學里趙小妹擔任班里團支部書記,劉正明在學生會任組織部副部長,兩人同班。劉正明來自沂蒙山區,家庭條件比較貧困,但學習非常刻苦,各科成績都是班里的鐵第一!由于學生會經常開展活動,兩個人交集比較多。長相靚麗的趙小妹得到了劉正明的青睞,經常借故找趙小妹聊天,偶爾請她吃串糖葫蘆或者麻辣燙的。總之,劉正明心里向趙小妹伸出了玫瑰枝。只不過趙小妹這邊還是剃頭挑子一頭涼。隨著交往時間的增加,趙小妹卻越來越對劉正明有了感覺。而這時的劉正明好似換成了當初趙小妹剃頭挑子的那一頭,不冷不熱。到了臨近畢業最后一天,趙小妹收到了劉正明的求愛信。她急匆匆跑到劉正明的宿舍,卻人去鋪空。撲了空的趙小妹懊悔不已,心里責備自己咋不早些主動點呢!   劉正明的信中表露了對趙小妹的傾慕和愛意,同時說明了自己非常差的家庭條件,在交往中得知她家條件優越,父母都是干部,住在縣城,自己的條件差距太大,于是就心里產生了退卻的想法。   畢業后,趙小妹當年參加了縣里的事業單位招考并順利錄用到鄉鎮。工作五年來一直從事文化站的工作,直至去年當上文化站站長。考錄后,趙小妹曾經專程去臨沂找過劉正明,因為留的聯系地址被拆遷,無果而歸。之后,她便慢慢涼下心來,尋到了自己的愛情,結婚生子。丈夫在當地大公司任營銷經理,收入頗豐。在縣城湖邊購置了別墅,兒子在上寄宿的貴族學校。可謂衣食無憂,生活安逸,加之與丈夫的感情很篤厚,于是幸福的歲月便漸漸把劉正明忘的一干二凈。   誰知道山不轉水轉呢,能在省城在培訓班上遇到他。課堂上劉正明引經據典把中國的文化史,中國農村民俗史講的透透徹徹,吸引了所有聽課的學員。就連趙小妹的室友都聽的全程入神,而趙小妹卻如坐針氈,心神不定。學校里他們交往的情景像過電影般,一幕幕重現。   終于挨到課間休息時間。趙小妹心里矛盾重重,是立刻到講臺前相認,還是下課聯系呢?這時她見到有幾個學員圍在劉正明周圍,在問詢問題或索求課件。于是她想,此時去見肯定不妥的,還是等下課后吧。   下半程的課很快講完了。劉正明在講課最后把自己的郵箱地址和聯系電話留給了學員們。見此,趙小妹也大大釋懷了,可以不在大庭廣眾之下去尷尬相見了。她默默記下他的郵箱和電話。她眼睛注視著劉正明走出教室的背影,直至消失在門口。隨手拿起手機想摁撥出鍵,剛剛觸上鍵鈕的拇指又馬上抽了回來。打電話太唐突吧?不如先給他發個短信息。于是就迫不及待的編寫短信。寫啥內容啊?她頓時又作了難。“眾里尋他千百度,…………”對,來段詩句吧,總比“你好,我是……,請回復”浪漫吧?不,改成“趙小妹,眾里尋你千百度,…………”更切入主題一些。手指一邊敲字,心里一邊激動。寫完即可發了出去。   短信發出去后,趙小妹坐在宿舍里輾轉反側,不時的查看手機短信回復。一分鐘,兩分鐘,十多分鐘過去了,手機還沒有動靜,她心里慌慌的。是他視而不見,不愿回復,還是吃飯期間不方便回復或者根本沒有看到?她努力的為劉正明找尋理由。半個多小時過去了,手機仍然沒有動靜。她生氣的把手機甩在床鋪上,就在手機著床的一剎那,手機鈴聲響了。她激動的撲倒在床上,拿起手機,一看號碼卻是王不好的電話,本來提到嗓子眼的心又倏地掉了下來。于是她接通了電話,聽王不好絮絮叨叨的說民俗文化館的事,主要是詢問所需要的占地面積和方位情況,他們在丈量確址。趙小妹聽著王不好的電話,如西山旁風,左耳進右耳出了,只是嗯嗯的應付著,總覺得王不好的電話這么啰嗦。   手表的時針一秒秒的走著,如小木錘在敲打著趙小妹的心瓣。她無心去餐廳吃晚飯,胃里反而堵的滿滿的。她在宿舍里來回踱著步,眼睛沒有離開床頭上的手機屏幕。在她心神不寧的當兒,突然屏幕亮了一下,接著是一聲提示音,趙小妹眼睛頓時亮了。她疾步拿起手機,打開尋看信息內容:”老同學好,很是讓我驚喜!飯后咱們去公園一塊聊聊吧。”她仔細看了三遍,激動的心都快跳出來了。立刻,跑到洗手間梳妝打扮一番。   趙小妹穿上那件橘紅色風衣,里面貼身著一件黑色絲綿連衣裙,襯托出她優美的身形線條,裙擺至膝蓋處,肉色的腳蹬褲下著一雙紅色的高跟鞋。邁開腳步,胸前開領處那串藍色寶石的墜鏈驕傲的擺來擺去。她輕輕化了個淡妝,也沒有噴灑香水。覺得打扮停當,挎起自己黑色的小包,信步走出宿舍樓。   培訓學院北側就是有名的百花公園,為便于學員休閑健身,學院在校園內與公園開設了一個便門,使用學員卡可以自由進出。這個公園是省城歷史比較老的公園之一,參天大樹林立,各種花卉遍布公園的角角落落,有假山亭閣,有湖水荷塘,有牡丹園、月季園、芙蓉園、杏園、桃園,還有在北方不多見的一片翠竹園。百花公園內空氣新鮮,鳥語花香。   夕陽西下后,晚飯后鍛煉的市民陸續來到公園,人漸漸多了起來。趙小妹很快通過學院的便門來到公園等候同學劉正明。剛剛在一棵絨花樹下站定,趙小妹的手機信息提示音響起。是劉正明在問:“老同學,現在哪個位置?”趙小妹立刻回復了一個位置信息。不一會兒功夫,只見劉正明從學院入口處款款走來。趙小妹發了位置后就把目光一直盯著來路的方向。人剛剛出現,她就揮起手,朝劉正明揮舞并“嗨,嗨”地喊著,引起他的注意。劉正明也很快看到了她,于是小跑著過來,兩人都含笑著握住對方的手,握手的瞬間幾乎是異口同聲的說出“你好”問候對方。也不知是不誰先松開的手,總之兩只手握著的時間足夠長。兩個人盯著對方良久,劉正明夸獎說:“你還是那么漂亮,那么年輕!”趙小妹謙虛道:”都半老徐娘了,不年輕了。”趙小妹又夸了一陣子劉正明,隨后他們在公園的塑膠路上一邊軋路一邊聊天。   趙小妹首先問起劉正明為什么后來不聯系她,她是如何去到臨沂他的老家去找他的情況。劉正明不好意思的回道:“我確實自慚形穢,條件差距太大。我的父母也堅決反對。后來有老鄉告訴過我,你來找我的事,為此我矛盾了好幾天。思來想去還是不見的好。于是,遠走高飛到深圳,一邊謀職一邊復習考研。終于在兩年后考取了人民大學的民俗文化研究生。再后來當了大學老師。”兩個人邊走邊互訴衷腸,畢竟年輕的芳華情愫最最難忘。走著走著,走到那片竹林旁邊,遠處路燈映照下看到竹林里不遠處有兩個人影晃動,并飄過來一股濃烈的香水味兒。趙小妹覺得這個香水味很熟悉,不由自主的把頭轉向竹林,多瞅了幾眼。她透過竹林看到了那個熟悉的身影,也頓時明白了其中的故事。   劉正明發現了趙小妹的舉動,打趣的跟趙小妹說:“怎么啦,羨慕起年輕人的戀愛了啊?”趙小妹惶然回說:“哪里啊,都什么年齡啦,還羨慕人家年輕人的事。”兩個人嘻嘻哈哈的又走了一段路。兩個人談到了各自的工作,家庭,子女,談到各自的志向理想,越談越熱乎。劉正明于是提議可不可以兩人到附近的酒吧再敘敘舊,聊聊天。趙小妹不加思索的應承下來。悄悄的說道:“好啊,我們也浪漫一會。找一找當年的感覺。”   兩人正走出公園西門口的時候,趙小妹的手機響了,一看號碼是丈夫的電話。她急忙往前疾速走了幾步,然后接聽。丈夫神秘的告訴她:“媳婦,你猜一猜我現在在哪里?”趙小妹像蒙在鼓里的小兔子,急切地問:“你在哪里啊?”“我嘛,遠在天邊近在眼前。”丈夫立刻回道。“別忽悠我,你到底在哪里嘛?”趙小妹著急的問。“我就在省城的香格里拉大酒店,頂層的浪漫套房888房間。”丈夫一聽媳婦著急,于是如實招來。“我從緬甸帶了了你喜歡的東東,一會兒我打車去接你!”趙小妹從電話里分明聽出了丈夫的激動和急切。聽了丈夫的來電,趙小妹的心砰砰砰直跳,心想“這是弄得哪一出啊,巧事都趕在一塊啦!”   趙小妹收了電話,放慢腳步回過頭對劉正明解釋說:“實在是抱歉,老同學。有個急事我得馬上去處理,酒吧去不了啦。”劉正明也看出了她的惶然狀,急切追問“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我可不可以幫你?”趙小妹不能實言相告,急中生智的撒慌說:“我單位的一個女職工生孩子,難產來省立醫院,需要去幫一下。”她編出的這個理由,讓劉正明無法隨從。于是她表現出無奈和歉意。兩個人走到公園近西口位置又聊了一會兒,趙小妹的電話鈴聲又想起來,是丈夫讓她發個位置,馬上過來接她。   劉正明有些失落的看著趙小妹。稍停了一會兒,便邀請道:“下次來省城,一定提前告訴我一聲啊!我一定要盡一下地主之誼,好好請請你。”趙小妹痛快的接受了邀請,說道“一定,一定。”說話間,一輛出租車出現在他們前面不遠處。趙小妹急忙伸手和劉正明握手道別,返身向出租車走去。   劉正明望著離去的出租車閃爍的燈光,陷入深深的沉思……   【作者簡介】周長征,高唐法院四級高級法官,工作之余喜歡寫點小文雞湯,偶有興致學著寫小說散文詩歌,還有山東快書、快板書之類。多篇作品被《最高人民法院》《山東法制報》《齊魯文學》和公眾號發表,有散文和山東快書在文學期刊《參花》刊載。 +10我喜歡

你是不一樣的煙火,但也只是煙火。   時光的帆讓我在漂洋過海后與你相遇,你在遠處微笑。天空的日光藏匿在云朵的身后,而你的目光卻燃燒了我所有的熱情。   也不知是多久以前,我還是個懵懂無知的孩子,那些無心事的日子總是太悠然寧靜。那時候的風,柔和的仿佛都快要將我的心融化,我最享受那時坐在窗邊的時光,最享受那個暖陽如葵的春季。那時的夜晚,最憧憬的便是入夢能夠遇到更多的素昧平生的陌生人。   那時我常常會夢到一個和我一樣大的女孩,她總是帶著微笑,我也只記得她的微笑。   而每次夢醒時我會想,她,我是不是遇見過?可我并不知道,我的將來,會遇到很多個相似的女孩,卻也只是相似。   稍微大一點后,我不再做那樣的夢,夢中也不再出現那么純粹的微笑。只是我依然喜歡風,不過它不再是那樣柔和的,而是清涼的。我仍然喜歡待在窗前,看云卷云舒,再想想如今與自己有過交集的人,我們會不自覺的笑,沒有煩惱。(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等到我道別了最后一個6.1日,我迎來了嶄新的歲月,也迎來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離別。彼時的我,并未有傷感的感覺,只是和即將離開的朋友還是像以往那樣聊聊天,打鬧一番。當道別的時間來臨,然后過去。我們都沒有彼此道別,也沒有說太多的話,甚至連手都不曾揮一下,就各自回了家。   然后奔往下一個旅程。充滿不舍,充滿期待,也充滿無奈,但更多的還是平平淡淡。   在這段旅程中,我快速成長著,也快速領悟著,有些事情明白了,反而是負擔,有些問題弄清楚了,反而是煩惱。都是徒增的,又為何不減少?反而還愈加多了,一切,總算水到渠成,我的夢,童真的,都破滅了。   后來,我便遇見了你。   那時,日光散落在世界的每個角落,連樹葉也顯得閃閃發光,那葉子還隨著風搖曳著,那云朵也跟隨著我的腳步悠然的飄蕩著,日光傾城。(美文精選網:www.meiwenjx.com)   而你就站在那個我放學轉角處的街頭,那是我回家的必經之路。彼時正值陽光熱烈的夏季,你身穿一身白裙,立于那街頭,如那不染纖塵的水仙,潔凈的讓人不舍得靠近。你的眼神凝視著那行色匆匆的車輛,不停的有人向你投來不同的目光,你也未曾轉過頭看一眼。那時你對我的感覺就像是清風徐徐輕撫的一朵的水仙并蒂,那種一塵不染便在我心底留下揮之不去的印痕,也可說是便從此在心底的海洋中根深蒂固,永遠有那樣一片潔凈的地方呈放我們初見的記憶。   而我,只是悄悄的從你身后離去,如那許多路人一樣,只是多看了你一眼而已。   一眼,便傾心。   后來我總會在情不自禁的時候想到你,初中畢業了,三年的時光里,每一寸都有你賦予的美好光陰。   但我并沒有思念,只是每次轉季,那呈現在眼眸的風景都會讓我有一種似曾相識感,還是一樣的街頭,只是時過境遷,我發現,那位白衣女孩站著的位置,已成了日光下的咖啡廳。   只是一次偶然的進去,便注定了永遠無法逃離。   那是一個夏天,仍然是一成不變的夏天。我從學校回家,依舊會經過那個街頭,我目睹了它一切的潛移默化,只是覺著平淡。那個不知道多久開的咖啡廳,我曾幾次都想進去喝一杯,可是兜里的錢卻每次都所剩無幾,我一直都以為,那里面的東西,一定很貴。只是事實告訴我,其實并不貴,因為不一定咖啡廳就只有那些昂貴的咖啡。   當我終于情不自禁的走進那間咖啡廳。原來一切比我想象的要平凡太多。兩張桌子,六把椅子,幾張貼畫,一個妙齡女郎。其實有些事情,光看表面是不知道它的簡單,有時只怪我們想的太復雜。就像這間咖啡廳一樣,一個高端貴氣的牌坊,其實并不能真的代表什么。那賣咖啡的女子也很美麗,像是剛過豆蔻年華。她笑的時候也與那個女孩出奇的相似。果不其然,那個曾經的令我難以忘懷的女孩又如那一塵不染的水仙出現在我眼前,她叫那個咖啡廳的店主為姐姐。   我一眼便認出了她,而她也對我微微一笑,卻足夠傾倒我心底的那座城。   若是兩個人有緣,不管天涯海角都會相見,但我們并未曾隔得那么遠,我們就只是一個街頭的距離。一直都是我回家的步伐太倉促,忽略了太多的美景。但這樣還能相見,便是命運的眷顧了,并且,我一直相信,時間會證明一切。   而自從我知曉了你的去處,便整日來這咖啡廳。其實這里的東西并不貴,我常常假期來這里,然后帶上一本書,點一杯奶茶,就這樣在這里一坐就是半天。慢慢的,我也和你熟絡了起來。畢竟,你知道了我的習慣,只是習慣。但對我來說,我的習慣并不是喝什么口味的水,而是看一個與眾不同的你。   那是我的高中,不管后來我的學業多忙,我的會在假期時候抽身而出,只為見你一眼。   也許這不僅是一種習慣,還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吧。畢竟,我已喜歡上你,我已無法逃離這里。   記得那是我與你第一次在外面相遇,天空晴朗,春風十里。你身穿淺色長裙,頭發披散在兩肩,細細的肩膀偶然有兩片花瓣輕輕停棲。那是在一個安靜的郊外,卻也有人陸陸續續的游玩,而你卻顯得那樣漫不經心,而我也裝作漫不經心的走過去,你看見我,同往常一樣,只對我輕輕微笑了一下,我也笑著向你打了聲招呼,我正想離開之際,你叫住了我。   我回過頭,波瀾不驚的回應,而心里,早已波濤萬里。你說,你怎么在這里,于是我告訴了你,因為我喜歡看外面的風景,你說你也很喜歡,還說我和其他男生不太一樣。我也只是認真仔細的答復,卻又試圖尋找話題。   就這樣,你我便開始一起行走,有一句沒一句的搭聊著,終于,慢慢的我們都敞開心扉起來。我只記得,那天,我們聊了很久很久,直到夕陽出現,灑在你我的臉龐,我們籠罩在一層橙色的光暈里,像極了夢中的場景。我的微笑,你的背影,像一副美輪美奐的畫,意境深遠情感生動,卻只能定格。   你說,塵世太喧囂,你喜歡一個人在窗前寫字,發呆。   我說,人世太寂寥,我只愿守著一個安靜的家,在窗前凝望,就算迷茫。   你說我很不一樣,我說你是獨一無二。   總之,我們說了很多的話,文藝的,調侃的,還有發自肺腑的。   只是再到后來,我們都沒有在外面見過面,更沒有向那天一樣談笑風生,談過心聲。   又是一季夏。雖是日光傾城,明媚一片。可也畢竟是最后一次再呆在這個地方學習,我高中畢業了,考上了外地的大學。我即將離開。   當我最后一次去那家咖啡廳,卻沒能見到你,你姐姐說,你也去了外地。于是我委托你姐姐交予你一封信,但不知道,你收到了沒有。只知道,我只留了一封信,便離去,而你,杳無音信。   大學的日子總是離奇的快,倉促的剛帶上輕的行李,便要不停的往里面塞各種東西,沉重的卻早已麻木在這個依舊陌生的城市里。   雖然在這里,我又遇見了太多的人,他們都是過客,走過便不再歸來。我也未必會懷念。因為我的記憶,屬于我的那份情感,我早已寄托在那里,寄托在那天的夕陽里,寄托在那年的日光傾城里。   寄托在你。   這么久了,你在哪里?   時光的碎步緩緩挪移,但當我發現,它已偷渡了多少我還來不及剖析的光陰。   四年的大學,比過往的時光,更匆忙,也更平淡。在這四年里,我也交過女朋友,看過許多部電影,聽過許多流行歌曲,也相遇過很多像你的人。   只是沒有誰能代替你,雖然對你的喜歡,也只是喜歡而已。   事到如今,所有的往事都化作了一片浮云,風吹便散。只是那些默不作聲的回憶依舊會掀起心底的驚濤駭浪,只不過我懂得了平息。   不知多久,才能與你再見,雖是過客,但你從我的世界路過,我也從你的世界路過,我路過了,你卻永遠的留下了。   也許后來我們也曾見過幾次面,奈何都在我們最不喜歡的喧囂里,人來人往,縱然與你近在咫尺,也還是避免不了擦肩而過,也許是我們不認識彼此了,也許是,我們都認得彼此,只是都任憑情感交接,而表面則形同陌路。   后來的后來我也會想,我給你的信,你收到了嗎?   你的回信,為何遲遲不見?   就讓時光給我最想要的答案。   就讓日光傾城,久久不散。   后記:   “曾經,我們都會遇見一個人,它也許只是眾多過客的一個,也許于你只有只言片語的交集,但他卻是那最獨特的一個,就像那日光一般傾城,卻又總是平淡。但你還是會在某一個瞬間想起,有時盡管輪廓已模糊,但在心底也勾勒的出最初的模樣,它是你記憶中最純粹的一部分,更是你情感中不容缺少的一份慰藉。”   “有時的若隱若現,卻是最美好的瞬間。那種一塵不染的感覺,那種似曾相識,總讓你想要費盡心思的去緊握,但也只能是一瞬間。”   一瞬,便是永遠。   有情感,保存,便好,到某個時刻,它會和你不謀而合。 +10我喜歡

高維度下觀察世界,世界不過是時間變量的投影。用佛的語言說:一切皆是夢幻泡影。   若塵    超距作用是指在兩個"同謀"粒子間,無論互相距離多遠,只要改變其中一個粒子的狀態,另一個粒子的狀態也會立即改變。這種現象早先在ERP佯謬 ( EPR paradox )思想實現中被提出,于1982年由法國物理學家阿斯派克特 ( Alain Aspect )的實驗首次證實。對此結果人們首先想到的解釋是愛因斯坦的光速不變定律被打破了,超光速是存在的。但同謀粒子間互動的即時性和距離無關性仍使人們深深困惑: 難道兩個粒子還能知道彼此的距離并隨時調整信息的傳播速度? 這時,物理學家大衛.玻姆 ( David Bohm 1917-1992 )給出了獨到的解釋。 David Bohm 是現代全息理論之父。什么叫全息呢? 比如一張照片,里面有一個人像; 如果我們把這照片切成兩半,從任何一半中我們都能看到原先完整的人像; 如果我們再把它撕成許多許多的碎片,我們仍能從每塊小碎片中看到完整的影像。這樣的照片就叫全息照片。全息論的核心思想是,宇宙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各部分之間緊密關聯的整體,任何一個部分都包含整體的信息。全息理論很好地解釋了超距作用的原理。為了便于理解,玻姆用“魚缸里的魚”來做比喻: 在一個長方體玻璃魚缸中放進一條魚,兩臺相互垂直的攝像機"觀察"魚的活動,圖象直接在兩臺電視機上播放出來。在電視機里我們可以看到,"兩"條魚分別作著方向相反、速度相等的游動。如果其中一條魚的狀態改變了,另一條魚的狀態也立即隨之改變。玻姆以此展開對超距作用的解釋: "兩個同謀粒子應當被視為同一六維現實的兩個不同的三維投影,在三維空間看來,二者沒有相互接觸,毫無因果關聯; 而實際情況是,兩個粒子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非常類似于上面所說的魚的兩個電視圖像之間相互關聯的方式。因此普遍地說,隱秩序必須被擴展到一個高維現實,這個高維原則上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其包含整個具有其全部‘場’和‘粒子’的整體宇宙。于是我們必須說,全運動在高維空間中卷入與展出,其維數實際上是無限的。” 在玻姆所構想的宇宙的本體論圖景中,宇宙真空的高維隱秩序被激發而展開和投影為三維物質世界的顯秩序,而這種物質顯秩序又不斷卷入為宇宙真空中的隱秩序。用簡單的話說,就是我們肉眼直接可見的三維物質世界的獨立個體,實際上是更高維整體的一個投映,我們由于不能理解更高維度的整體性而誤以為我們所看到的一個個人或物是獨立的個體。 為了更進一步說明,我們不妨設想一種二維世界的生物,他們所能感知和理解的都僅限于二維世界。同樣是上文的那個魚缸,假設有六個二維生物分別處于魚缸的六個面觀察描述魚的運動。當然,他們不能像三維生物那樣,從魚缸的一個面直接[穿行]到另一個面,他們只能沿著魚缸的表面,從一個面[繞行]到另一個面。而且他們感覺不到自己繞了圈子,在他們看來從魚缸任一面到其它面的空間是平坦的,他們所選擇的是最短距離路線。而他們在相距那么遠的六個地方所分別看到的魚,理所當然的,是六條不同的魚。然后他們發現,在某兩個位置觀察到的兩條魚之間存在著超距作用: 其中一條魚向某個方向游時,另一條魚就向反方向游; 當他們對魚施加影響,使其中一條魚突然改變運動狀態時,另一條魚也立即改變運動狀態。它們之間似乎有某種看不見的聯系。二維生物對此百思不得其解,正在困惑之時,一位能直接看到三維事物的智者( 二維生物可能把他稱作: "佛" ),出現了。智者決定告訴他們真相,但苦于二維生物無法理解三維事物,所以只能把真相轉換成二維世界的語言來表達。智者甚至不能使用"正面"、"背面"、"上面"、"下面"這樣的詞,因為這實際上已經引入了第三維。對于二維生物來說,雖然"上"、"下"、" 左"、"右"這樣的概念是可理解的,但這些僅限于二維的"面"中。"面"就是他們所能感知的全部空間,在他們看來,所有空間都是平坦的,諸如"正空間"、 "反空間"、"上空間"、"下空間"、"轉折的空間"等概念是無法理解的。于是智者只好說: "你們雖然在不同的地方看到了很多條魚,但其實那些都是假象,真實的情況(實相)是,魚只有一條。" 在描述魚的運動時,由于智者不能直接使用三維的語言,為了不以偏蓋全,又必須兼顧六個面的觀測結果。于是智者說道: "魚既是向左游的,又是向右游的; 既不是向左游的,又不是向右游的; 既是向上游的,又是向下游的; 既不是向上游的,又不是向下游的."這樣的表述讓二維生物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但智者也確實沒有更好的表達方法。有較聰明的二維生物追問: "你說的這些既是......又是......既不是......又不是都只是假像吧? 真相到底是怎樣的?" 智者只好回答: "不可說,不可說"。意思是三維的事物是無法用二維的語言準確表達的。 把上面的論述推廣應用于三維世界生物,不難發現人類理解和表達更高維度事物存在著同樣的困難。準確地說,人類所處的世界并不是三維的,只是人類所能直接感知的領域被局限于三維而已。比如人類對于想象一個六維的物體( 注意: 不是六面體 )是無能為力的( 科學家說如果能想象出來的,肯定不是地球人 :) )。 David Bohm 不僅用他的理論來解釋量子躍遷與EPR關聯等量子力學現象,而且用它來解釋宇宙的演化和人類意識等一系列科學與哲學難題。事實上,玻姆本人在發明全息技術前已對佛教華嚴宗理論有著非常深的造詣,其全息理論正是《華嚴經》"于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一句的極好印證。下面筆者就試運用這種理論來揭開東方宗教神秘面紗的一角: 一、得道高人們的"不可說"境界 所謂"不可說",實非沒有東西可說,而是高維度的現象無法用低維度的語言文字表達。但如果認為高維度的現象絕對無法表達則是錯誤的。如同二維生物的語言無法描述三維,但三維生物自己的語言則能準確描述三維世界一樣,更高維度的生命絕對可能擁有描述高維度現象的語言。這種語言,準確地說應叫做信息載體,是三維生物難以想象的。比如拈花微笑的典故中,佛祖拈花示眾,眾皆默然,唯迦葉尊者破顏微笑,于是佛祖就將衣缽傳給了迦葉。有人會想,佛祖怎么知道迦葉確實理解了他的意思? 也許是瞎貓撞到死老鼠也說不定呢? 禪宗這種擇徒傳法的方式也太不嚴謹了吧? 實際上,佛祖并非只是做了一個拈花的動作而已,他同時還向在場眾人發出了一條信息,而只有迦葉能接收并解碼這條信息,所以迦葉破顏微笑了。佛祖說禪宗"以心傳心,不立文字",注意一個[傳]字,這表明有三種可能: 1)心與心之間傳遞信息需要一種載體。這種載體是什么呢? 就是高維度的語言。禪悟被稱為頓法,就是因為它拋棄了低維度的語言文字,直接以高維度的語言作為教學工具,所以它能直契本源、速超勝地就不足為奇了。2)禪不需通過媒體,而直接利用超距作用傳授。3)以上兩種方法并用。 二、神 為方便起見,以下把神、仙、佛等都統稱為神。神實際上是一種高維度的生命體,一[個]神和一[個]人在數量級上有著極大的差距。某科幻小說對此有段精彩的比喻: 一個人死后見到了神,他問神: "你是一個嗎?",神說,我難以回答你這個問題,就如一個單細胞的綠藻問一頭有上億細胞的大鯨: "你是一個嗎? ",大鯨該怎么回答它呢? 神的分身和化身能力亦可由此得到解釋: 把神想象成一個超高維度的生命體,則其千千萬萬的分身和化身就是其本體在不同的三維空間上的投影; 三維空間對于三維生命體來說就是全部,但對于更高維度的生命體來說只是高維度空間的一個"面",就如同三維立方體的一個二維平面一樣。在高維度的層次上看,神的分身只是一個投影,是虛幻不實的; 但對三維生命體來說,每個分身都是絕對真實的。 神也有高下之分,不同層次的神處于不同的維度,他們的神通能力和分身化身的個數與其所處維度數成正比。低維度的神也很難理解高維度的神,就象二維生物難以理解三維世界一樣。《法華經》云: "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門,難解難入,一切聲聞、辟支佛、所不能知" 即此義也。 三、滿天神佛的大宇宙圖景 神并不是大宇宙的最高存在,在他們之上還有他們無法完全理解的[源]( 中國稱之為"道",印度稱之為"梵" ),一切眾生都是從[源]化生的。據此我們可構想出一個 [ 人 -- 神 -- 源 ]的大宇宙圖景。從究極意義上說,只有居于最高維度的[源]是唯一真實的本體( 實相 ),所有神、魔、人、鬼等都是[源] 在較低的不同維度上的投影。所以東方宗教說"假、空",說一切都是假幻,是不存在的; 但又說"真空不空",即宇宙并非什么也沒有,一切假幻都來自一個相同的、最高的本體。東方宗教還說"無我"、"無生"、"無死", 意即"我"只是[源]的一個投影、一個假象,無論"我"如何改變、如何生生滅滅,本體的 [源]是不生不滅的。這就是歸一論和一神論的依據。有關于此的比喻很多,如宇宙是大海,眾生是海面的波浪; 宇宙是個大生命,眾生是其肢體等等。 由于[源]與眾生之間相距的維度數接近無窮大,三維世界眾生的行為看起來是完全獨立、毫無關聯的,但事實上,無窮多個眾生的各種運動是[源]的一個運動在三維世界的無窮多個投影,只因數量級過于巨大,眾生無法理解其一致性。為便于說明,我們再回到魚缸的例子: 當處于魚缸頂的二維生命看到魚向右游時,位于魚缸右側面的二維生命將看到魚"變大了"。這兩種觀察結果并不具有明顯的相反或相似性,因而很難找到它們之間的內在關聯。如果進一步,把六面體的魚缸換成正二十面體的魚缸,則"魚"的數目和運動方式也隨之增加到二十。一般來說,相鄰的兩個面觀察結果相近; 相對的兩個面觀察結果相反; 既非相鄰又非相對的兩個面的觀察結果則可能看起來是完全獨立、毫無聯系的。把正N面體的面不斷增加,同時考慮魚不是水平或垂直游動,而是以任意角度向任意方向游動的情況,則既不相鄰又不相對的兩個面的觀察結果的。 +10我喜歡


李鈺興2021嚴選好物吳珊玫的必買購物清單林淑琦的開箱推薦文天地林秋湖的開箱嚴選推薦
鐘行旺的好康推薦51272 蘇上屏的推薦評比清單85011 楊婷雅竹筍炒臘肉 (2) (3)吳政淑的好物推薦平台 邱欣樺的必買購物清單 我們總是羨慕彼此的生活 (2)陳英傑的推薦評比好物43079 楊芸旭的優質好物推薦 不能倒帶的人生 (2) (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ie38br07w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